母羊的繁殖性能决定了养殖收益,养殖户要注意及时淘汰产能低下和疾病发生率高的个体,优化养殖成本,下面是淘汰标准。
生理性淘汰
年龄限制:3-4龄母羊完成2-3胎次后进入淘汰评估期,5岁以上母羊繁殖能力显著下降,6岁以上母羊流产率增加25%,羔羊初生重减少0.8公斤。
生产次数:生产次数达7次或年龄超6岁,繁殖效率难以覆盖饲养成本。
病理性淘汰
繁殖障碍:连续流产、屡配不孕或习惯性流产个体优先淘汰。
健康问题:布病感染者、宫脱/阴脱等体质严重衰退者及乳房炎反复发作病例需及时处理。
成本驱动淘汰
老龄母羊:6岁以上母羊饲料转化率降低15%-20%,每增重1公斤需多耗0.3公斤精料,年饲养成本增加450元。
低效群体:体况评分>3.5、受孕间隔延长或乳汁体细胞数>50万/ml的个体需优先淘汰。
延长使用期的秘诀
分群饲养:按年龄、体况分组,定制饲喂方案
定期修蹄:每年2次预防蹄病引起的淘汰
季节调控:避开极端温度配种,减少应激
记录分析:建立生产档案,及时发现性能下滑个体
对于需要更新羊群的养殖场,店内备有体格健壮的种羊,公羊体重约80-250斤,母羊50斤左右,妊娠率74.5%,产羔率稳定在50%上下,适合不同规模的繁殖需求。